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近期对中国的一些实验室采取了重要行动。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中美科技博弈加剧的背景下。
FCC背景简介: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成立于1934年,起初作为美国联邦无线电委员会存在,负责制定所有非政府部门的无线电频谱使用规定,包括电视广播、无线电通信以及国内和国际的通信服务。FCC的管辖范围涵盖美国50个州及华盛顿D.C.,并在全球通信政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FCC的管制行动:
自2022年11月以来,FCC便开始加强对中国企业的管制,先后禁止了华为和中兴通讯等企业的新电信设备进入美国市场,涉及的企业还包括海能达(002583.SZ)、杭州海康威视(002415.SZ)、浙江大华科技(002236.SZ)等。这个决定深刻影响了中国企业在美市场的布局和发展。
事件发展:
2025年3月,FCC宣布正在对9家中国公司进行调查,重点是华为、海康威视和中国移动等大企业。FCC怀疑这些公司试图通过规避美国的监管措施来突破禁令。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强烈反驳,指责美国滥用出口管制工具,并呼吁停止将科技和贸易问题政治化和工具化。郭嘉昆还强调,中方将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新规与实验室认可撤销程序:
2025年8月7日,FCC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获FCC认可的TCB发证机构、FCC测试实验室及其认可机构,在限定时间内提交两项关键信息:一是证实其组织不受任何被禁实体的控制;二是提供拥有其5%以上股权或投票权的详细信息。
2025年9月8日,FCC公布了一份名单,正式启动了对七家中国测试实验室撤销认可的程序。这些实验室将面临即将到期的认证不再续签的风险。这项决定源于FCC在2025年5月通过的一项新规:禁止“外国对手”或其关联实体控制、拥有或指导的测试实验室参与认证流程。
实验室受影响企业的挑战:
受此次影响的实验室,可能无法再向FCC提交测试报告,进而影响到众多依赖这些报告申请认证的企业。此次行动只是首批名单,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实验室受到影响,仍然需要密切关注。
根据FCC的通知,受影响的实验室可以在2025年10月14日前做出回应,证明其资格不应被撤销。该窗口期为实验室提供了一个申诉和辩护的机会。
影响深远:
这一政策不仅仅是对实验室的冲击,它还预示着全球通信产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在全球信息流通更加透明的今天,企业的公开信息和官网可能成为监管机构判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其他相关机构来说,时刻关注政策变化,提前布局合规策略,将是未来不可忽视的挑战。
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和技术领域的博弈加剧,各方对这一事件的后续发展充满关注,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实验室被列入“黑名单”,仍需持续关注。
结语:
不论是大规模实验室,还是小型科研机构,当前的国际形势都让这些实验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中保持合规,并确保技术认证的顺利进行,成为了所有涉足国际市场的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