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对讲机产业崛起与创新的双重驱动
“全球每卖出三台对讲机,就有一台来自南安。”这一数据深刻揭示了南安在全球对讲机产业中的卓越地位。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南安的对讲机产业群成功入选2025年福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标志着这一产业不仅巩固了传统优势,还在持续创新与升级的过程中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稳步升级。如今,南安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拥有约5万名产业工人和200多家企业的庞大体系,年产值突破250亿元。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产业的成熟与稳定,还展现了南安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影响力。
技术升级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南安对讲机产业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上世纪,凭借晶体管技术,南安制造出了泉州地区首款步话机,之后又推出了“黑珍珠”大功率无绳电话,掀起了一阵热潮。如今,南安不仅拥有“中国对讲机之乡”的美誉,还占据了全球对讲机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在宝锋电子展厅,记者看到超过500款对讲机产品的展示,其中不乏去年热销的DMR数字对讲机和模拟对讲机。宝锋电子自2001年成立以来,从一个小型工厂起步,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宝锋电子总经理王少峰表示,技术研发一直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特别是在DMR数字对讲机领域,公司不仅自主研发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还在产品中加入了先进的编码和解码功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适应性。
宝锋电子还在生产线上投入了大量自动化设备,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随着技术进步,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机器更加高效,工人们的工作内容也逐步从单一的操作变为更高技术要求的管理与监控。公司近日被泉州市科技局评为A级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证明了其技术创新的实力。
技术突破与创新实践
在南安,创新并不仅限于对讲机领域。利豪电子作为南安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另一家佼佼者,专注于生产高性能的电路板材料,尤其是其制造的覆铜板,已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份额。利豪电子通过不断的研发突破,使得其覆铜板材料能够在高温下保持长时间稳定性,极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这种技术突破反映了南安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标准,推动传统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化,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
新兴产业崛起与未来布局
近年来,南安电子信息产业在持续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开始着眼未来,推进新兴产业的布局。厦门科塔电子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芯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集成电路与智能科技领域,展示了其在卫星通信与雷达感知技术上的研发成果。特别是在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和硅基变频器系列产品的研发上,芯通科技凭借卓越的射频性能,打破了传统通信的距离限制,为无人机和低轨卫星的高速互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芯通科技的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忙碌地进行COB模组封装,这是裸芯片贴装技术的核心之一。该技术要求高精度的工艺与温湿度控制,技术人员在这种高标准的环境下,操作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确保每一块芯片的高效封装。
此外,芯通科技的相控阵雷达和卫星互联网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并与国内头部企业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标志着其在行业中的快速崛起。
国际化布局与政策支持
随着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不断突破,南安也紧跟时代步伐,推动产业走向国际市场。2024年10月,南安市出台了《南安市对讲机行业开拓中东市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这一举措标志着南安在全球化布局上的重要一步,特别是在中东市场,南安的对讲机企业将借此政策大力拓展市场份额。
2025年5月,南安市还发布了“扬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动方案,计划通过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南安电子信息产业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竞争力。泉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源森表示,这些举措帮助南安企业拓宽了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南安对讲机产业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0%,其中不少原本做贴牌代工的企业也开始直接出口自有品牌,助力了整个产业的升级。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在推动产业国际化的同时,南安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2024年,南安市与厦门大学联合,建立了硬脆材料高能束加工研发中心,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平台的建设。通过深化合作,南安正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与高校共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总结
从巩固传统优势到开辟新兴市场,南安电子信息产业正以稳健的步伐走向更加国际化、高端化的未来。无论是技术研发、生产创新,还是政策扶持和国际布局,都为南安产业的腾飞提供了多维度的保障。未来,南安不仅将继续引领全球对讲机产业的潮流,还将在更多新兴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