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2025南山羽超企业羽毛球赛在粤海街道文体中心如期拉开帷幕。此次赛事不仅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羽毛球竞技,而是南山区以羽毛球为纽带,推动政企互动和企业跨界合作的新尝试。赛事面向的是一批代表创新活力的企业,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独角兽以及上市公司。南山区希望借此活动将球场和会场融为一体,通过体育竞技,搭建企业与政府之间更为高效、深度的沟通平台。
赛事由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区科创局、工信局、商务局、文体局和金融中心共同承办。与一般的体育赛事不同,这次羽毛球比赛特别考虑到企业的发展阶段,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赛制。具体来说,针对刚起步的“小巨人”企业,设立了“成长杯”;面向快速成长期的瞪羚企业则设立了“绽放杯”;而成熟稳定的上市及独角兽企业则参加了“上市杯”。这三项赛事的优胜者将晋级到最终的“巅峰对决”。
南山区作为中国的创新高地,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为此次赛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截至2024年底,南山区的商事主体已超过60万,上市企业达到216家,其中有31个制造业单项冠军,3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超5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南山区经济的核心力量,也一直是各类企业服务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南山区,政府通过创新的产业政策和资源对接活动,持续打造着一个全链条的企业生态圈。此次羽毛球赛事,正是这一生态圈的一个生动体现,借助体育活动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政企联动平台。“成长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尤为突出,它以南山区的“小巨人”企业为参赛主体,采用了男双、混双和第二男双等团体赛制,展示了企业之间的团队精神与合作默契。比赛现场,选手们的扣杀、吊球、网前截击等精彩瞬间不断上演,气氛热烈。
“小巨人”企业,在南山区乃至深圳市,已成为区域创新和经济实力的象征。特别是那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发展潜力和市场影响力不亚于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底,南山区的“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到310家,占深圳市的三成,位居全市第一,且企业密度更是全国领先。
南山区之所以能够培养出如此众多的“小巨人”企业,离不开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断创新举措,例如此次的“成长杯”便创造了一个政企同场互动的崭新场景。南山区的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比赛,与企业代表如奥萨制药、海能达、佰维存储和建设银行等公司高层一同切磋球技。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让企业更有信心表达自己的需求,政府更能及时理解并回应这些诉求。
此外,本次羽超企业羽毛球赛还特别设置了“超级品牌秀”展示区和“总裁咖啡”座谈会。其中,“总裁咖啡”是一种轻松的政企交流新模式,企业代表可以在享受一杯“南山特调”的咖啡时,与政府部门快速对接资源、精准匹配需求,进一步拓展合作机会。而“超级品牌秀”则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实力的平台,不仅能吸引公众关注,还能与潜在的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拓宽合作网络。
这种“运动+交流+服务”的组合,正是南山区企业服务体系的缩影,也是其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此次羽毛球赛并非一场单纯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服务机制,赛事周期性地举办,力求通过不同阶段的比赛,维持企业间的活跃互动。“成长杯”决出八强后,选手们将继续参与10月的“绽放杯”以及11月的“上市杯”,最终与其他优秀选手一起,角逐12月的“巅峰对决”。
赛事主办方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羽毛球这项运动,搭建政企高效互动、企企深度链接的平台,帮助企业通过更多形式实现政策资源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
这一创新性的赛事活动,与南山区近年来推行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理念高度契合。通过常态化的政企交流,减少了突发性的沟通障碍,让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更加紧密。运动与文化的结合,不仅降低了交流的门槛,也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场羽毛球赛,是南山区近年来企业服务创新的一部分。除了这一赛事,南山区还推出了多项精准的服务措施,其中包括已举办18年的“创业之星”大赛,曾成功发掘了大疆创新、奥比中光等企业;此外,“X-Day”路演也在创投圈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这些举措,南山区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构建了一个健康、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今年3月,《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发布,围绕初创企业的“生存难”、人才的“扎根难”、技术的“转化难”等问题,提出了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周期的支持体系,进一步巩固了南山区作为创新高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