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举办羽毛球企业赛,政企联动推动创新与合作

9月14日,2025南山羽超企业羽毛球赛在粤海街道文体中心正式拉开帷幕。这场赛事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较量,它的背后蕴藏着南山区在政企合作、企业跨界交流中的深远布局。赛事的举办目的是通过羽毛球这一纽带,将政企互动和企业发展深度结合,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搭建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

本次羽毛球赛事由南山区人民政府指导,南山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区科创局、工信局、商务局、文体局和金融中心共同主办,致力于通过体育活动促进政企联动。赛事特意将企业的发展阶段与赛事分组深度契合:从面向成长初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设立的“成长杯”,到为快速成长期的瞪羚企业设置的“绽放杯”,再到面向成熟期的上市和独角兽企业的“上市杯”。每个小组的优胜者最终将汇聚一堂,展开“巅峰对决”,并通过这场赛事,促成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球场和会场间展开跨界对话。

南山区作为“中国创新第一区”,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这也为羽毛球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到2024年底,南山区商事主体已突破60万,上市企业多达2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500家。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接近60%,形成了以“1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这些企业不仅是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也是南山区企业服务的核心目标。

南山区近年来为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了“1+4+20”的产业政策体系,通过产业联盟、路演活动等多种形式构建了资源对接的平台。此次羽毛球赛事正是这种全链条企业服务体系中的“场景化补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生动、互动的交流平台。

首日的“成长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开赛,赛场上,选手们的吊球、扣杀和网前截击频频出现,展示了企业间不亚于体育竞技的竞争与合作精神。赛事的组织也特别注重实际操作,设立了“第一男双”“混合双打”“第二男双”三个项目,旨在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增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此次赛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类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市场潜力,使它们成为衡量区域创新实力的直观标尺。南山区目前的310家“小巨人”企业,占深圳全市的近三成,且其在全国各区县中的密度位居第一。这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南山区为其量身定制的营商环境。而本次赛事通过将政企互动带入实际的体育场景,不仅促进了企业需求的表达,也让政府能更好地倾听企业的声音。

此外,赛事期间,南山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与奥萨制药、海能达、佰维存储、建设银行等知名企业代表一起,投入到羽毛球的较量中。这种“政企同场竞技”的方式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政府不仅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企业的合作伙伴。在轻松的运动氛围中,政企之间的隔阂被打破,沟通更加顺畅,合作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高效和紧密。

除了赛事本身,主办方还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展示与交流机会。赛事现场特别设立了“超级品牌秀”展示区和“总裁咖啡”座谈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既能展现自我,又能与潜在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总裁咖啡”通过轻松的形式,促使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形成更加精准的资源对接与需求匹配。这种“运动+交流+服务”的结合模式,正是南山区企业服务体系创新的体现,旨在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羽毛球赛事不仅仅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服务机制的一部分。“成长杯”将在接下来的“绽放杯”和“上市杯”中持续展开,并最终汇聚于12月的“巅峰对决”,形成一个常态化的互动平台。这种赛事的周期性设计,确保了企业能够持续参与,并在不同的场景下不断优化和深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我们希望通过羽毛球赛事搭建一个政企高效互动、企企深度链接的平台,让企业不仅能比拼球技、锻炼身体,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政策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赛事主办方表示。

此次羽毛球赛,正是南山区企业服务创新的一次具体实践。近年来,南山区推出了包括“创业之星”大赛和“X-Day”路演在内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支持初创企业成长,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今年3月发布的《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则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从成立到成长的全方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