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铁路物流中心:货运值班员何云博的国庆坚守与责任

10月5日上午8点,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在清晨的阳光下慢慢苏醒。在这里,35岁的货运值班员何云博已经早早整装待发,这一天是他第八个国庆假期的坚守。

作为一位拥有12年丰富经验的“铁路货运老兵”,何云博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还在2019年荣获了成都局集团“货运提质增效先进个人”的称号。每次交班会议上,他总是紧盯着酒精检测记录表,语气严肃地提醒同事:“节假日期间,安全之弦必须更加紧绷,酒精测试一个都不能漏。”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他和同事们心中的警钟,也让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安全标杆”。

交班会一结束,何云博便迅速走向货运大厅。他的手指在调度屏上快速滑动,精准地逐行核对现车和在途车信息。每一项数据都关乎着货运的顺畅,何云博深知,只有掌握好每一列列车的实时状态,才能做到“精准调度、万无一失”。

他时常强调:“作为值班员,得对自己的‘家底’了如指掌。”他不仅需要清楚在途货物的位置,还要随时掌握站内货物的装卸进度,同时还要提前规划好列车的行驶路线,确保货物顺利从一个站点转到另一个站点,做到“到一列、转一列”。正是这份严谨细致,让他的工作得以顺畅进行。

秋阳照耀下,货场内的集装箱在橙色吊装设备的指引下缓缓移动。身着深蓝色工装的何云博在其中穿梭,他目光如鹰,任何细微的集装箱晃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通过对讲机清晰发出指令:“下降再慢些,向左微调10厘米。”话音未落,他已经迅速走到车体旁,用手势辅助引导,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

这份“光凭对讲机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必须到现场亲自查看”的执着,使得何云博成为了中欧班列的“守护者”。每当班列开行,他都要仔细检查每一批货物的集结情况。他不仅量身定制装载方案,还随机抽查集装箱内部的货物,确保每一票货物的运输安全。他还会紧盯海关报关单,确保每一项数据准确无误。装车过程中,何云博更是以质量与进度的双重角色出现,沿着列车逐节检查,用扳手轻敲每一部件,凭借声音判断是否牢固可靠。

回顾2021年11月18日,首趟整列中欧班列从都拉营站启程的场景,那一天不仅是何云博的骄傲,也是贵州铁路物流的历史一刻。截至目前,贵阳铁路物流中心的都拉营站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74列,发送了7526个标箱,总计运送5.7万吨的“贵州造”百货、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工业设备以及汽车零配件等物资,打通了一条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随着中欧班列的开行,贵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逐渐走向世界,向全球展示了更多“贵州智造”的品牌。

在这个国庆与中秋交织的假期,何云博用忙碌的身影展现了铁路人的责任与担当。而在都拉营站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身后,都是无数默默坚守、奉献的身影,他们正是这条钢铁大通道的守护者,确保着节假日的运输任务顺利进行,为节日中的每一列火车增添了一抹动人的风景。